黨(dang) 的指導思想就是黨(dang) 的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早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前夕,毛澤東(dong) 同誌就鮮明地主張:我們(men) 黨(dang) 應是“主義(yi) 的結合”,“主義(yi) 譬如一麵旗幟,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確立為(wei) 自己的指導思想。黨(dang) 的七大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與(yu) 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dong) 思想,確立為(wei) 自己的指導思想,對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產(chan) 生了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黨(dang) 的十五大鄭重作出決(jue) 定:把作為(wei) 毛澤東(dong) 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確立為(wei) 黨(dang) 的指導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勝利發展產(chan) 生了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黨(dang) 的十六大又把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的“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wei) 黨(dang) 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全麵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新局麵產(chan) 生了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wei) 黨(dang) 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dang) 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yu) 時俱進。這是一個(ge) 事關(guan) 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發展前途和命運的重大決(jue) 定,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然要求,必將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在新的曆史征程上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產(chan) 生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最新成果。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日趨明顯,進入發展關(guan) 鍵期、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各種社會(hui) 矛盾集中顯現、相互交織,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怎樣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問題,更加突出地擺在了我們(men) 麵前。要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一步推向前進,迫切要求思想上有新解放、實踐上有新創造、理論上有新發展。科學發展觀正是我們(men) 黨(dang) 立足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提出一係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各個(ge) 方麵的科學理論,進一步回答了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和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把我們(men)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yi) 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chan) 物,是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ti) 現,是同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集體(ti) 智慧的結晶,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dang) 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黨(dang) 的十六大以來,我們(men) 之所以能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勇於(yu) 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為(wei)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開辟了我國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的廣闊空間。實踐充分證明,科學發展觀不僅(jin) 是指導經濟建設的理論,而且是指導各方麵建設的理論;不僅(jin) 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的理論;不僅(jin) 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men) 認識把握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科學發展觀深深植根於(yu)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實踐,為(wei) 我國未來發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務實的路徑,是經受住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顯示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的強大真理力量,贏得了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廣泛認同和衷心擁護。在從(cong) 實踐到理論、再從(cong) 理論到實踐的卓有成效的創造中,科學發展觀已經形成了比較係統完善的科學體(ti) 係,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日益顯現,進一步明確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地位,具備充分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群眾(zhong) 基礎。隻有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wei) 我們(men) 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和行動指南,才能有效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才能確保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宏偉(wei) 目標、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
黨(dang) 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wei) 黨(dang) 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意味著在我們(men) 黨(dang) 的旗幟上,繼寫(xie) 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之後,又寫(xie) 上了科學發展觀。這樣,我們(men) 黨(dang) 便獲得了迎接新挑戰、開創新局麵的新的強大思想武器。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我們(men) 就能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和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推向前進,不斷朝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