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學校安排聽了優(you) 質課,當自己坐在教室裏,傾(qing) 聽著老師們(men) 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親(qin) 身領略著他們(men) 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men) 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ti) 會(hui) 著他們(men) 對學生的密切關(guan) 注,很多授課的細節讓我眼前一亮,感悟頗深。
第一,設計樸實無華,讓我眼前一亮。這次優(you) 質課大多數教師對課的設計都沒有華麗(li) 的包裝,雖然樸實卻不乏精彩。如孫榮起老師的《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課的設計銜接自然,環環相扣,各知識點的切入、處理非常巧妙,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說出問題的答案,用一個(ge) 詞概括就是“恰到好處”。
第二,明確三維一體(ti) 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要求將知識與(yu) 技能、過程與(yu) 方法、情感態度與(yu) 價(jia) 值觀三者有機結合,形成三維一體(ti) 的教學目標,即新課改要求打破過去傳(chuan) 統的“滿堂灌”和死記硬背的傳(chuan) 授和獲取知識的方式,應該要讓學生在師生互動和主動參與(yu) 、體(ti) 驗、實踐活動中達到基礎落實、情感升華的教學目標。
第三,將傳(chuan) 統教學的精華與(yu) 新的教學理念有機結合。康校長說我們(men) 剛走出大學校門的老師的教學方法是最古老死板的,聽了有經驗老師的課真的有這種感覺,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yu) 活動,要體(ti) 現學生的主體(ti) 性,但不能過於(yu) 形式。還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明確活動的目的性,使課堂活動有層次,並因勢利導——在學生對疑難問題的探討和提問中,給予恰當的引導、點評和科學的講授,但不能否定學生的積極思考、提問。
第四,教師麵對不熟悉的學生,進行各樣的課前交流,以飽滿的熱情、親(qin) 切的語言投入教學中,並能巧妙地運用肢體(ti) 語言、模擬聲音等,既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xi) 熱情,充分體(ti) 現了教師掌控課堂的能力。
第五,板書(shu) 的規範性。每次閱完試卷,我有一個(ge) 感受:學生的老毛病又犯了。如:學生計算能力差,解題不規範,書(shu) 寫(xie) 不工整,論證不嚴(yan) 謹等。對這些問題,平時可謂苦口婆心,費盡心思,可學生依然那麽(me) 做。我的第一反應是“學生怎麽(me) 這麽(me) 笨?學生太不聽話了”。卻忽略了一個(ge) 重要的問題:教師是怎麽(me) 教的?學生解題不規範,我有沒有給學生規範的板書(shu) 示範?上課自己書(shu) 寫(xie) 和解題都不規範,學生跟著教師學。尤其是講題時這寫(xie) 一塊沒地方了那邊擦了就寫(xie) 。優(you) 質課裏的每一位老師的板書(shu) 都很規範漂亮。
通過這次優(you) 質課活動,帶給我很多的思考,更讓我從(cong) 中看到了我的不足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作為(wei) 一名年輕的數學教師,要想在課堂中做到遊刃有餘(yu) ,我還必須在以下幾個(ge) 方麵下功夫:
一是在新授課的講解時,一定注意知識的生成過程,注意培養(yang) 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識表達能力,語言表達是概念教學中很重要的環節,概念的得出盡量由學生來表達,描述,並由學生不斷補充完善。擴大自己的知識量,課下多做工作,更好的處理課上的生成資源,跟學生產(chan) 生共鳴。
二是要修練基本功,注重知識的內(nei) 在聯係,課本的編排意圖,講課的時候不是幾個(ge) 知識點簡單羅列,而是能夠融會(hui) 貫通,知識的銜接做好,不會(hui) 覺得知識很難掌握,而是層層遞進,把學習(xi) 目標融合在整節課當中。
三是在備課時一定要深入的研究教材,爭(zheng) 取更好的把握教材,在課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盡量用簡單問題的規律來解決(jue) 複雜的問題。講完新知識,不要急著做練習(xi) ,給學生幾分鍾時間反思。
四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形成自己的特色,讓學生產(chan) 生的一種莫名的,由衷的崇拜感。我們(men) 新老師要多聽課,多思考,向其他老師學習(xi) ,通過學校的觀摩係統,錄製自己的一堂課,多自評反思,形成自己的風格。
最後感謝學校和數學組老師組織優(you) 質課活動,給我們(men) 青年教師提供這麽(me) 好的學習(xi) 進步的機會(hui) ,我們(men) 會(hui) 以此為(wei) 契機常鞭策自己不斷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wei) 一位優(you) 秀的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