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教學隨筆
教學隨筆>教學教研>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教學隨筆
高中新課程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體會及反思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9-11-09 點擊數:11759

 

高中新課程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體(ti) 會(hui) 及反思

华体汇hth   曹臘生

   要:湖南省實施新課程實驗兩(liang) 年來,我校認真落實新課程方案。本文就我校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工作進行了回顧,總結了其中成功經驗,並提出了其中發現的問題,以供大家交流探討。

關(guan) 鍵詞:高中;新課程;研究性學習(xi) ;體(ti) 會(hui) ;反思

 

研究性學習(xi) ,是指主要以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wei) 目的的教學課程。它主要是給學生介紹研究的基本過程與(yu) 方法,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根據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自身特點,結合學校現有資源,不斷探索,我校現已完成2007級的研究性學習(xi) 的學分評定。回想起來,筆者認為(wei) 以下幾點可以拿出來跟大家交流探討。

一、組織機構健全,工作效率高

我校有三個(ge) 年級,90個(ge) 班,6000多學生,要讓每個(ge) 學生都主動積極地參與(yu) 研究性學習(xi) ,並對他們(men) 進行及時地合理地評價(jia) ,這是一個(ge) 很大的係統工程,因此建立健全研究性學習(xi) 組織機構,顯得尤為(wei) 重要。我校研究性學習(xi) 活動成立了管理小組,由校長任組長,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任副組長,由教科室具體(ti) 管理,形成了“校長——教科室——年級組——各班班長——各課題組組長”的管理體(ti) 係。這種完善的管理體(ti) 係,能夠保證信息的及時傳(chuan) 遞和反饋,有效地提高了研究性學習(xi) 活動開展的效率。

二、學習(xi) 時間統籌安排

教育部頒發的新課程計劃明確地把研究性學習(xi) 課程列為(wei) 必修課並規定了相應的課時,打破了過去以學科課程為(wei) 中心的課程結構。研究性學習(xi) 課程作為(wei) 一門必修課正式列入教學計劃,在我國教育史上還是第一次,它與(yu) 其它學科享有同等的重要地位或一樣的待遇。研究性學習(xi) 要求給學生提供探究的問題和探究的手段,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xi) 的過程,因而具有研究性;它從(cong) 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與(yu) 實施,到得出結論,均由學生來做,因而具有自主創新性;它一般要通過調查、實驗、小課題研究、專(zhuan) 題討論、社會(hui) 實踐等方式進行學習(xi) ,因而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研究性學習(xi) ,在高中116學分中點有15學分,比重大,可見研究性學習(xi) 在高中新課程實驗中的重要地位。我校每一屆學生從(cong) 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始,就對這一屆學生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開展進行總體(ti) 安排,並有計劃地分步驟地實施。我校每一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xi) 的總體(ti) 安排如下:高一第一學期,學習(xi) 研究性學習(xi) 基礎理論知識;高一第二學期,課題研究1;高二第一學期,課題研究2;高二第二學期,課題研究3;完成一個(ge) 研究課題可獲得5學分。這樣有計劃地安排,使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開展有序化、常規化,使每一個(ge) 學生都能參與(yu) ,使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開展真正落到了實處。

三、注重活動過程的評價(jia)

從(cong) 研究性學習(xi) 課程的性質而言,研究性學習(xi) 是一種自主性合作學習(xi)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個(ge) 性、愛好自主選擇研究對象、課題、內(nei) 容、方法、自主選擇合作夥(huo) 伴,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製定方案,收集信息;既提出自己的見解又相互交流,共同完成預期的學習(xi) 任務。從(cong) 研究性學習(xi) 課程的性質而言,研究性學習(xi) 是一種自主性合作學習(xi)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個(ge) 性、愛好自主選擇研究對象、課題、內(nei) 容、方法、自主選擇合作夥(huo) 伴,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製定方案,收集信息;既提出自己的見解又相互交流,共同完成預期的學習(xi) 任務。我校重視對研究性學習(xi) 活動過程的評價(jia) 。開展研究性學習(xi) 活動包括確定課題、選定課題、課題研究、學分認定四個(ge) 環節。

環節一:確定課題。以高一第二學期開始到高二第二學期結束,每個(ge) 學期完成一個(ge) 課題。每個(ge) 學期,以備課組為(wei) 單位,備課組的老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確定與(yu) 本學科有關(guan) 的5個(ge) 研究課題,並統一交各年級組負責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老師匯總。

環節二:選定課題。研究課題匯總後,印發各班,由班主任指導學生選定課題,每班限選10個(ge) 課題。

環節三:課題研究。班主任組織學生分組成立課題組,課題組設組長、研究成員,課題指導教師為(wei) 該班班主任及所選課題相應科目的該班任課老師。各課題組與(yu) 相應指導教師一同製定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計劃,並由年級組統一安排進行開題報告。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各課題組按計劃自主開展課題研究,積累課題研究資料。

環節四:學分認定。每學期期末最後一個(ge) 月,各課題組將課題研究報告、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計劃、開題報告、過程記錄、研究成果材料、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及教師評價(jia) 記錄等材料組裝成冊(ce) 、經各年級負責研究活動的老師審閱後交教科室,由教科室組織召開結題答辯。學分的認定,我們(men) 不注重結果,而注重活動的過程,這樣能引導學生在課題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各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協作,使每一個(ge) 學生自始至終都參與(yu) 課題研究的每一個(ge) 過程,真正實現研究性學習(xi) 活動開展的目的。

以上是我校開展研究性學習(xi) 活動以來的成功經驗,下麵,我來談一談開展研究性學習(xi) 活動還有待解決(jue) 的問題。

一、要積極倡導評價(jia) 的多元化

研究性學習(xi) 活動的課程評價(jia) 要求改變以往評價(jia) 主體(ti) 的單一化、少數化,應聽取來自老師、學生、家長、社會(hui) 機構等多個(ge) 評價(jia) 主體(ti) 的意見和建議。評價(jia) 是研究性學習(xi) 的一個(ge) 重要環節,是保證學習(xi) 質量的主要手段,它直接影響研究性學習(xi) 目標的實現。研究性學習(xi) 的評價(jia) 是比較複雜的,需要在實踐中逐漸探索出評價(jia) 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對研究性學習(xi) 的評價(jia) 應該以鼓勵性評價(jia) 為(wei) 主,要有開放性,多元性,不要追求標準的統一性,而要注重學生的發展性和差異性。

 二、要注重培養(yang) 好指導教師
    研究性學習(xi) 的開展對教師而言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發展的機遇,在實踐中我們(men) 注意到有的指導教師不能轉變教師的角色,還是教師包辦代替,不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生的研究思路束縛在教師的設計之內(nei) ,無形地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有的教師指導不到位或者指導不了,因為(wei) 學生所選課題也是教師了解甚少的,缺乏必要的知識儲(chu) 備。因此,在研究性學習(xi) 過程中同樣要加強對指導教師的培訓,讓教師真正確立以學生發展為(wei) 本的理念,具有良好的知識素養(yang) 和不斷完善的知識結構,具有激發學生學習(xi) 積極性和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評價(jia) 的反思性

在研究性學習(xi) 中,我們(men) 要注重評價(jia) 的反思性。研究性學習(xi) 既然要注重研究的過程,又要注重過程的反思。這些反思不僅(jin) 可以提高學生研究的內(nei) 在動機和自信心,激勵他們(men) 更主動更努力地參與(yu) 研究,而且能使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進步。

 四、要麵向全體(ti) 學生
    研究性學習(xi) 有豐(feng) 富的內(nei) 涵,為(wei) 更好地實施研究性學習(xi) ,需要教師轉變觀念,通過一些渠道了解相關(guan) 學校的研究性學習(xi) 的經驗,認真研讀有關(guan) 研究性學習(xi) 的書(shu) 籍,提高研究性學習(xi) 的質量,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研究性學習(xi) 要求麵向全體(ti) 學生,使每個(ge) 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所以每個(ge) 學生都要參與(yu) 並選擇適當的課題進行研究,達到個(ge) 人的研究目標。但是,由於(yu) 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研究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應該對程度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對提前結題的小組要進一步加強指導使之更加完善或者重新立題進行新的研究,對逾期未完成的要鼓勵堅持下去,做到有始有終。

研究性學習(xi) 活動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為(wei) 基礎,從(cong) 學生生活中選擇感興(xing) 趣的問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研究,通過親(qin) 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研究性學習(xi) 有助於(yu) 學生養(yang) 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有助於(yu) 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men) 要不斷探索開展研究性學習(xi) 的新方法,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與(yu) 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麵提高。

 

2009922

 

參考文獻:

[1]林崇德. 學習(xi) 與(yu) 發展[M]. 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

[2]燕良軾. 創新素質教育論[M]. 廣東(dong) 教育出版社,2002

[3]吳立峰.研究性學習(xi) 的認識與(yu) 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2006

[4]何超純,王旭飛.研究性學習(xi)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J].課程改革研究,2006

[5]張金芳.研究性學習(xi) 的實施:困難及對策[J].基礎教育參考,200412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