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教學隨筆
教學隨筆>教學教研>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教學隨筆
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8 點擊數:8676

  一、把握學生好奇心理,激發學生興(xing) 趣

  興(xing) 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求知的動力,而好奇心則是學習(xi) 興(xing) 趣的一個(ge) 重要來源。對剛開始學習(xi) 物理的八年級學生來說,他們(men) 對這門學科感到很新鮮,對許多物理現象急於(yu) 探索,都是懷著好奇來聽物理課的。教師應把這種好奇轉變成興(xing) 趣,把這種興(xing) 趣轉變成學習(xi) 物理的積極性。

  1、挖掘教材特點。

  教科版義(yi) 務教育實驗教材編寫(xie) 生動有趣,圖文並茂,且理論聯係實際,可讀性強。它還設計了[觀察]、[實驗探究]、[動手做]、[討論交流]、[家庭實驗室]、[物理在線]等欄目,學生閱讀起來象讀小人書(shu) 一樣,感到新鮮、有趣,閱讀之後有一種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感覺,神奇的物質世界使學生的求知興(xing) 趣油然而生。

  2、適當運用史料。

  講授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觀察和實驗時,適時講述物理學家的生動故事,是增強學生物理學習(xi) 興(xing) 趣的方法之一。如:伽俐略仔細反複觀察教堂裏晃動的吊燈而發現了鍾擺的等時性,阿基米德在浴池裏洗澡發現了浮力等等,還可讓學生親(qin) 身感受一些奇妙的物理現象:如一束陽光通過三棱鏡出現七色光帶,固態的幹冰會(hui) 冒煙……。通過史料的引入,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注意觀察和思考,勤於(yu) 探索。要學會(hui) 提出問題,會(hui) 科學地猜想與(yu) 假設,要學習(xi) 製訂計劃、設計實驗,按操作規程進行實驗,會(hui) 收集證據、分析論證,還要學會(hui) 合作交流與(yu) 評估。實施這些舉(ju) 措,可以豐(feng) 富學生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從(cong) 而告訴學生細心觀察和認真實驗是學好物理的方法之一。

  二、巧用教學方法,穩定學習(xi) 興(xing) 趣

  1、設置懸念。

  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緊密聯係學生的知識實際和生活實際要求,把一些常見的自然現象作為(wei) 懸乎的物理問題提出來,使他們(men) 急於(yu) 了解現象中的為(wei) 什麽(me) ,無疑可以喚起學習(xi) 興(xing) 趣。如:熟透的蘋果和枯萎的樹葉為(wei) 什麽(me) 總要落回地麵?教室裏噴幾滴香水後為(wei) 什麽(me) 全班同學可以聞到?為(wei) 什麽(me) 墨水會(hui) 被吸進鋼筆?為(wei) 什麽(me) 用手機可以互相通話?……

  2、注重新課引入。

  每講授一節新課,若作一番精心設計,把學生的心緊緊抓住,使他們(men) 處於(yu) 欲罷不能的境地,這對調動學生學習(xi) 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者的一項艱苦工作。

  ①實驗引入法。在《慣性》一課中,從(cong) 演示小車在平直路麵向前運動受阻,小車上木塊向前倒下的實驗入手,再加以適當變換,把小車在平直路麵上運動改為(wei) 在傾(qing) 角較小的斜麵向上運動。先問學生小車突然停止,小車上木塊向哪邊倒下。學生幾乎都以為(wei) 向下方倒,而實際結果卻是木塊向上方倒。這時學生熱切希望這個(ge) 實驗是否出了“意外”。教師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反複演示幾次,再共同探討,道理自然會(hui) 明白,興(xing) 趣自然會(hui) 上升。

  ②生活實例引入法。在《密度》一節中,運用生活實例提出問題,可幫助學生思考探究。一體(ti) 積相同的一堆棉花和稻穀,哪個(ge) 質量大些呢?兩(liang) 個(ge) 勺子大小、形狀一樣,一個(ge) 是鋁做的,一個(ge) 是不鏽鋼做的,體(ti) 會(hui) 一下它們(men) 的重量感覺同不同?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興(xing) 趣,同時喚起他們(men) 探究的欲望。

  ③課外延伸法。教科版義(yi) 務教育試驗教材中的許多欄目可以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經曆一些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經曆一些知識和方法的應用過程。如“家庭實驗室”這一欄目,可指導學生用許多生活中的廢舊物,如罐頭瓶、鐵絲(si) 、螺釘、紙盒、塑料袋、細管等來做小實驗,搞小製作、小發明。“物理在線”可以指導學生學會(hui) 上網去查資料,觀看“多媒體(ti) 課件”,開展相互討論等活動。  

  三、關(guan) 注社會(hui) ,關(guan) 注物理,發展學習(xi) 興(xing) 趣

  1、物理就在你身邊。隨著社會(hui) 的不斷發展,現代物理正在幫助人們(men) 更好地解決(jue) 能源、材料、環保、醫療、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等方麵的重大問題。這種發展趨勢決(jue) 定了物理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物理教學要挖掘教學內(nei) 容與(yu) 材料、能源、環保、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等科學的聯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並懂得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必須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從(cong) 而激發和鞏固他們(men) 熱愛物理的情感和努力學習(xi) 的信心。

  2、勤於(yu) 探索是關(guan) 鍵。利用實驗是物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引導學生觀察、感知、思考、探索,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xi) 活動,可以讓學生體(ti) 驗並感受獲取物理新知的樂(le) 趣,拓展其思維空間,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並在探索中發展和提高學習(xi) 物理的興(xing) 趣。例如《浮力》一節中,首先安排分組實驗(配彈簧秤、盛水大燒杯、金屬塊),讓學生把一個(ge) 金屬塊掛在彈簧秤下觀察示數,然後用手稍用力向上托金屬塊,觀察這時的示數變化,再把掛在彈簧秤下的金屬塊慢慢浸入水中,再觀察示數的變化,指導學生分析每次觀察到的記錄結果,體(ti) 會(hui) 浮力的概念及方向,並得出計算浮力大小的方法之一—重量差法:F浮=G空-G液(G空—物體(ti) 在空氣中稱重,G液—物體(ti) 在液體(ti) 中稱重)。為(wei) 了克服學生對浸沒在液體(ti) 中的物體(ti) ,深度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的錯誤認識,再提出問題,把一正方體(ti)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當其距上表麵距離增加3厘米時,正方體(ti) 所受浮力有沒有變化?學生有的說“變大”,有的說“變小”,有的說“不變”。但經過重複實驗,認真觀察分析後,則得到“浮力不變”的結果。於(yu) 是要告訴學生,僅(jin) 憑日常經驗下結論是不科學的,許多物理規律、公式、概念是要通過實驗加以推理歸納驗證的,學物理應堅持科學思想,用科學態度開展科學探究。

  培養(yang) 學生學習(xi) 物理的興(xing) 趣,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在實施新課程計劃方案中,隻有教者轉變教育觀念,做到認真鑽研,勤於(yu) 思考,精心設計,才能達到老師辛苦一點,學生學得輕鬆一點,收效也就更明顯一點。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