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教學隨筆
教學隨筆>教學教研>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教學隨筆
沒問題”就是“有問題”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8 點擊數:8345

    說起“沒問題”,我便想起了老師們(men) 下課前常對學生說的兩(liang) 句話:你們(men) 懂了嗎?還有什麽(me) 問題嗎?說實話,我真希望學生懂了,但又害怕學生說“沒問題”,因為(wei) “沒問題”往往會(hui) 掩蓋許多問題。不信,去問問學生,你一定會(hui) 發現他們(men) 的問題多多,難怪很多老師課下大呼“沒想到、沒想到”。

  從(cong) “沒問題”到“沒想到”,足以說明某些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中問題意識正在萎縮。究其因,無外乎三點。

  第一種“沒問題”,是發現不了問題

  學生走進教室,腦子裏往往充滿了形形色色的問題,有的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由於(yu) 他們(men) 自身分析問題浮於(yu) 表麵,對學路的研究又不夠透徹,教學以我為(wei) 主、以教參為(wei) 主、以標準答案為(wei) 主,在“自己設立的問題”模式中,看不到學生的問題,抓不住學生問題的實質,當然也就不能及時解決(jue) 學生的問題了。顯然,要發現學生的問題,我們(men) 的教師就必須“俯下身子”,真正去研究學生的問題。

  第二種“沒問題”,是不能“善問”問題

  有些老師雖然肯問,但不善問,他們(men) 抓不住教學的核心問題。東(dong) 一問、西一問,讓人摸不著頭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學生也就沒有什麽(me) 問題可問了。其實,如何“善問”,《學記》上早有論述。“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之。”可見,隻有“善問”,課堂氣氛才會(hui) 活躍,學生的思維才能激活;也隻有“善問”,他們(men) 才能體(ti) 驗到由“問”所帶來的交流之樂(le) ,才能真正把問題轉化成知識與(yu) 能力的紐帶。“善問”是一種藝術,它為(wei) 學生的學樹立了榜樣。

  第三種“沒問題”,是不能“善待學生問”的問題

  試想,當學生興(xing) 高采烈地提出問題,你卻來一句“哪有那麽(me) 多問題”;當學生提出“這是什麽(me) ,那是什麽(me) ”,你又來一句“沒有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長大了你就知道了”;當學生把手高高舉(ju) 起,你卻置若罔聞;當學生好不容易提出自己的見解,你卻冷硬地叫他們(men) 去“看標準答案”……如此態度對待學生的問,他們(men) 問的積極性還有嗎?他們(men) 還會(hui) 提出問題嗎?其實,如何“善待問”,《學記》也早有論述:“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cong) 容,然後盡其聲。不善待問者反之。”“善待問”,是對學生“問”的最大鼓勵,也是對學生的希望與(yu) 信任,它更表明了一種態度,一種隨時向學生開放的態度,而正是這種態度,為(wei) 學生的“提問”提供了心裏安全的可能。

  可見,“沒問題”就是“有問題”,關(guan) 鍵在於(yu) 能不能正確的對待問題。發現不了問題,表明能力水平有問題;不能“善問”問題,表明履行職責上有問題;不能“善待問”的問題,則表明思想意識上有問題。而能力水平的問題、履行職責的問題、思想意識上的問題,勢必會(hui) 釀成學生發展上的問題。

  學生會(hui) 問才會(hui) 有探索,有探索才會(hui) 有創新。所以做一個(ge) 能發現問題,一個(ge) 能“善問”與(yu) “善待問”的老師,是社會(hui) 、時代對老師的基本要求。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