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陸 |

 距160周年校慶還有校慶已開幕
- 教學隨筆
教學隨筆>教學教研>首頁您現在的位置:
+ 教學隨筆
告別“聽話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格 作者:admin 來源: 發布時間: 2005-10-18 點擊數:8484

  中國文化巧妙地把“我”分為(wei) “自我”和以角色出現的“我”,比較推崇角色的“我”,忽視人本身之“自我”。這種隻重視角色教育而忽略對人自身教育的結果,必然是重共性輕個(ge) 性、重義(yi) 務輕權利、重服從(cong) 輕自主、重外在的紀律性輕內(nei) 在的能動性。
  比如,在學校裏,教師不允許學生用左手寫(xie) 字,要求上課時把兩(liang) 手放在桌上,或背手坐直等,就是過於(yu) 重視角色教育而忽略對人自身的教育,限製了人的個(ge) 性發展。個(ge) 性受壓抑,就不敢“為(wei) 天下先”,就隻會(hui) 去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不會(hui) 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那麽(me) ,缺乏個(ge) 性化的教育是怎樣造成的?
  一個(ge) 人的成熟過程為(wei) 四個(ge) 發展階段。第一個(ge) 發展階段:當嬰兒(er) 生下來後,就開始用他的直覺和本能去感知世界,比如,哭叫能引來食物或安慰等等。第二個(ge) 發展階段:當一個(ge) 孩子會(hui) 叫“爸爸、媽媽”後,盡管這個(ge) 時期的孩子可能還不一定理解“好孩子”的真實含義(yi) ,但他很可能會(hui) 樂(le) 意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去做一個(ge) “好孩子”。第三個(ge) 發展階段:他願意,也就是他有意識地遵循“好孩子”的有關(guan) 角色期待和行為(wei) 準則去行事。第四個(ge) 發展階段:等到這個(ge) 人能夠開始反思某些角色期待和行為(wei) 準則的正確性時,他已有可能進入第四個(ge) 階段——“自主行為(wei) ”。
  而我們(men) 的教育卻使很多學生的行為(wei) 過早地進入“有意識地按老師的話做”,卻令人遺憾地在此駐足不前了。要知道,“自主行為(wei) ”才是創新基礎。
  有人說,我們(men) 進行的是“聽話教育”,這種教育習(xi) 慣是與(yu) 幾千年以來所形成的身份等級和人身依附密切關(guan) 聯的。“聽話教育”判斷事情的標準是讓老師、家長滿意,體(ti) 現上麵的意圖,一律以上麵為(wei) 標準。在這種不斷強化的思維模式下,又怎能有創造呢?顯然,“聽話教育”是不利於(yu) 富有個(ge) 性的人和富有創造精神與(yu) 創新能力的人的培養(yang) 的。

  • 快速入口:
  • 友情鏈接:
华体汇hth  版權所有    聯係電話:0737-4995288    技術支持:    進入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