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有一個(ge) 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每屆學生中都存在這個(ge) 問題:上課聽課基本上都能聽懂,可是自己做作業(ye) 的時候就感覺無從(cong) 下手。原因是多方麵的:比如學習(xi) 習(xi) 慣就是一個(ge) 很大的問題,有些學生一看到長的題目,或新穎的題目就說自己不會(hui) 做。當然熟能生巧是一個(ge) 原因,但是對於(yu) 新情境、新問題還需有靈活運用的能力,這不是一個(ge) 熟字能解決(jue) 的。特別是這幾年理綜的改革漸漸趨於(yu) 穩定,而且非常重視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實驗設計方麵等,這不是一般的照方抓藥,做幾個(ge) 驗證性的實驗就可以解決(jue) 的。在培養(yang) 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jue) 新問題的能力中隱含著一個(ge) 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知識網絡是否完善的問題。
認知派學習(xi) 理論認為(wei) ,學習(xi) 中存在著不同的認知水平和認知過程,學習(xi) 的積累及其恰當與(yu) 否取決(jue) 於(yu) 學習(xi) 者已有的認知結構,學習(xi) 是知識在頭腦中不斷組織和表征的過程,它是一種積極地構建過程,通過積極的構建,將短時記憶轉化為(wei) 長時記憶,在新的情境中,自如地調取知識以解決(jue) 實際問題。
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yu) 構建知識網絡,作為(wei) 普通中學的老師來說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多一點。作為(wei) 老師要完成一堂課的教學設計,要對學生進行,學習(xi) 需要的分析,學習(xi) 內(nei) 容、目標的分析,具體(ti) 教學目標的設計及實現目標的教學策略的設計等等。還要考慮到要使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裏,我們(men) 要特別注意解決(jue) 如下幾個(ge) 問題。
一、課堂氣氛要寬鬆
這一點,看起來與(yu) 知識結構是沒有任何關(guan) 係的,但對結果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人是有感情、有情緒變化的,情緒的變化對人的學習(xi) 、工作的影響很大,這在心理學上叫情商的影響。
在我們(men) 麵前的學生,不是一張白紙,特別是高三 的學生,學了四、五年的化學,對化學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程度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要麵向全體(ti) 學生,上課氣氛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學生經過多次的失敗,對化學這門課已經沒有什麽(me) 感覺了,每當老師一開始提問課堂氣氛就沉悶,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因為(wei) 焦慮而不能安心聽課。對此,我認為(wei) 首先要讓學生多說,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說。要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這是能夠做到的。比如:針對上麵講到的情況,我對學生說,若老師對你提問,你還沒有答案,或還不成熟,或怕同學取笑,或其它原因,你可暫時不要回答,老師允許你說:“過,(PASS)”,接著我請下一位。這麽(me) 以來,課堂氣氛緩解了許多,學生聽課也安心多了。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已經非常習(xi) 慣這種形式,而且,上課氣氛也好多了,一些原來說“過”的同學,也漸漸的敢回答問題了。
當然,這隻是一種手段,要長時間的保持這種狀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采用了“真理啟示錄”,在開學之初,我對學生說:“每個(ge) 學生都是天才,人的全部潛力深不可測”。上課的時候多講,講錯是難免的。因此,在上課之前,告訴學生:“允許犯錯誤,那是我們(men) 的學習(xi) 途徑。”為(wei) 了上課時讓學生講得好,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告訴學生:“人人都需要足夠的時間思考與(yu) 學習(xi) 。”還有類似的激勵語言,如:,“勇於(yu) 求教是智慧之本,無人可以孤軍(jun) 奮戰而獲得成功”……。這樣,學生在一種寬鬆、理解、激勵的環境下,進入了學習(xi) 的準備狀態,這是學生積極參與(yu) 構建的前提。
二、教學設計要多樣化和科學化
教無定法,但一堂好課必要得法,課前的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擅長,有人擅長講授法,有人擅長討論法…。在教學上揚長避短,選用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這是挺不錯的。當然,由於(yu) 課型不同,學生的基礎、需求的不同,還得“隨機應變”,尋找一種有針對性的最適合的教學設計思路,才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完善、強化知識體(ti) 係。
為(wei) 了更好地教學,對平時的作業(ye) 、每次考試後學生情況分析非常重要。比如這次期中考試後,通過對各知識點的得分情況、失分原因的分析,及時了解學生動態;比如學生在試卷中出現一些共性的問題,一些重要知識點存在漏洞,審題不仔細,文字表達方麵存在較大的問題,實驗的設計和評價(jia) 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在複習(xi) 中,要針對出現的主要問題,結合課的內(nei) 容,進行有效的教學。如電解質溶液的複習(xi) ,前麵的四節可以說都是圍繞弱電解質展開的,因此,我反複琢磨,在問題設計上下工夫,提出:請同學們(men) 用實驗的方法,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在課堂上通過學生討論,進行思維發散,結果學生提出了八~九種之多,但表達基本上不理想。比如學生說:“通電”“電燈”… 這種說法是很不規範的,但是,老師明白學生的意思。通過進一步討論,最後,歸納出一種方法——用導電性實驗來證明(即通過與(yu) 等體(ti) 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的導電性實驗,看燈泡的亮度,得出結論)。對每一種實驗方法,還要求學生講出理由。通過這樣的討論,弱電解質的電離、電離平衡的建立、影響因素、水的電離及鹽的水解等等也清楚了。最後,要求學生對上述方法加以評價(jia) ,比較優(you) 劣,選出一二種方法,對操作步驟、現象、結論加以描述,最後,通過點評,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表達能力等。
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了內(nei) 化,雖然,沒有把所學的知識一一羅列出來,但學生學會(hui) 怎樣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jue) 實際問題。這種在“做中學”的方法會(hui) 漸漸使學生形成知識與(yu) 能力結構,並且,與(yu) 原有的知識、能力加以整合。這對知識結構的完善至關(guan) 重要。
上麵講的是理論知識的複習(xi) 方法之一 ——案例教學法。為(wei) 了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前準備工作不可少,對這一部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學案的形式,幫助學生學習(xi) 。還可以通過是非辨析,暴露學生的錯誤,進行教學等等。
總之,不管采用怎樣的教學模式,目的隻有一個(ge) ,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ti) 係,取得至勝法寶。對於(yu) 教師來說,通過教學設計的摸索,讓自己的備課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的道路,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對教師的知識結構也是一次提升。
三、改革實驗,融趣味性與(yu) 科學性與(yu) 一體(ti)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wei) 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一直以來,在學生的心目中,實驗是非常神秘的,隻有在實驗室中才能完成的。其實不然,化學來源於(yu) 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men) 的化學教學可以在不違背科學性的前提下,從(cong) 生活中選取題材,進行實驗。
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關(guan) 鍵(西博格語),化學與(yu) 人類的生活、生產(chan) 、實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等等有密切的關(guan) 係,因此,化學不能脫離實際,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生活中挖掘化學題材,用化學知識解決(jue) 實際問題,有助於(yu) 達到強化知識網絡的目的。